说到兵法,谈及计谋,我们不由地会想起“瞒天过海”、“暗度陈仓”、“借刀杀人”、“李代桃僵”这些朗朗上口的成语。而它们都出自一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古籍 --《三十六计》
最初,《三十六计》只应用于军事,随着时间的沉淀,它有了更丰富的内涵。政治家用它纵横捭阖,经营者用它谋取利益,平凡人用它为人处世……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从中汲取所需的养分,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。
从本期开始,我们将推出“跟着《三十六计》学成语”专栏,一起探索暗藏在成语背后的精彩故事~
第一计 · 瞒天过海
瞒天过海: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。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,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。
原文:备周则意怠;常见则不疑。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太阳,太阴。
解释:防备得周全时,更容易麻痹大意;习以为常的事,也常会失去警戒。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,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。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。
浅解:所谓瞒天过海,就是故意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、欺骗对方,使对方放松戒备,然后突然行动,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。
造句:
1. 他以 瞒天过海 的功夫骗得了群众的信任。
2. 在众目睽睽之下,他竟敢耍 瞒天过海 的花招。
3. 这么大的一件事,被他用廖廖数语竟然 瞒天过海 。
长按屏幕识别下方二维码
阅读“瞒天过海”漫画
快来检测一下自己有没有学会吧~
三十六计小测试
“瞒天过海”
考试规则: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
1. 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,我们可以使用“瞒天过海”这个成语?
A. 兴奋
C. 围观
D. 冲动
2. 下面哪个成语和“瞒天过海”意义最不相同?
A. 掩人耳目
B. 以诚相待
C. 瞒上欺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