攻魏救赵,因败魏军,千古高手,热血沸腾,掷书而起。 — — 毛泽东
是怎样的一枚计策,让毛主席读来不禁“热血沸腾,掷书而起”?是怎样的一段故事,百转千回,历经岁月的沉淀,仍流传至今?
围 魏 救 赵
围魏救赵: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。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。
“围魏救赵”战略地况
“围魏救赵”主人公:孙膑,生卒年不详,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,兵家主要代表人物。
“围魏救赵”主人公:庞涓(?-前341年),战国初期魏国名将。
原文:共敌不如分敌,敌阳不如敌阴。
解释:进攻兵力集中、实力强大的敌军,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。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,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分来得有效。
浅解:当敌人实力强大时,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,应该采取迂回战术,迫使敌人分散兵力,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,致敌于死地。
造句:
1.关键时刻,我军机智地采取了 围魏救赵 战术,攻其后方,从而迫使敌人仓皇撤兵。
2.事与愿违,这招 围魏救赵 的伎俩显然是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了。
3.孙膑用 “围魏救赵” 奇谋,诛庞涓于桂陵。
漫 画 一 刻
长按屏幕识别下方二维码
阅读“围魏救赵”漫画
三十六计小测试
“围魏救赵”
考试规则: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
1. 下面哪个成语和“围魏救赵”意义最不相同?
A.声东击西
B.调虎离山
C.冲锋陷阵
D.围城打援
2. 下面哪两个人物是成语“围魏救赵”中的主人公?
A.班超
B.项羽
C.孙膑
D.诸葛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