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把剪刀,一张彩纸,在折叠、翻转、拉剪后可以变幻出造型各异的剪纸作品,无论是花卉、动物还是人物,都栩栩如生,美轮美奂,这就是中国剪纸的魅力所在。2月5日下午,20多名小读者跟着扬中剪纸非遗传承人杨老师、倪老师过了一把剪纸瘾呢!
杨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中国剪纸的起源、历史发展、艺术特性以及吉祥符号等,还展示了古代有关剪纸的诗词以及早期剪纸作品图片。剪纸艺术的源远流长,剪纸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,深深打动了孩子们的心。
孩子们可不满足于了解剪纸,早已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。老师向小朋友们传授剪纸的技巧并进行简单的“团花”训练,很轻松地,一张张团花如“万花筒”般呈现出来。
虎年不能没有虎,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操作下,拿出一张纸,折一折,剪一剪,拉一拉,心之所想,刀尖所至,灵巧的手指在纸上腾挪、跃动、舞蹈,不一会儿,一只只可爱萌态的“小老虎”剪成啦。“以前学过剪纸吗?”“没有。”“喜欢剪纸吗?”“超级喜欢,你看我剪的小老虎多可爱!”孩子们激动地拿着自己的作品给老师看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!
一纸一剪总关情。学剪纸,学的是中国传统文化,剪的是浓浓的新春气息,更重要的是通过剪纸,发现内心发现美,更加激发起对生活、对自然、对生命的热爱之情。